标 题 | 中药材及中饮片养护操作规程 |
制定人 |
| 制定日期 |
| 文件编号 | GYSOP109-00 |
审核人 |
| 审核日期 |
| 生效日期 |
|
批准人 |
| 批准日期 |
| 颁发部门 | 质量部 |
分发部门:质量部、供销部、生产部 |
修订记载:□新订 □修订 依据: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 |
一、目 的:建立中药材及中药饮片养护操作规程,保证药品质量可控。
二、适用范围:仓库。
三、责 任 者:仓库管理员、质监员负责监督、检查。
四、程 序:
1.库房管理:根据中药材及中药饮片的性质和仓库的情况,对入库的药材及中药饮片进行分类贮存。
1.1.贮存中药材及中药饮片仓库要通风、保持干燥,没有日光的直射。
1.2. 中药材及中药饮片要贮存在离地lOcm以上的位置,湿度保持在60—70%,温度在0—30℃。
1.3. 中药材及中药饮片仓库要配有温、湿显示计,按时记录.
1.4.做好中药材及中药饮片仓库防潮、防虫、防鼠等措施。
2.养护方法: 在中药材及中药饮片贮存过程中,采取合理有效的养护方式,对于保证药材及中药饮片的安全有效至关重要
2. 1摊晾法亦称阴干法。即将中药材及中药饮片置于保养室内或宽阔的空地,使自然挥发水分而干燥,适用于芳香性叶类、花类、果皮类等。
2.2高温(人工)干燥法(烘干)通过烘烤驱除水分,并有火虫驱霉之效。将中药材及中药饮片置于干燥箱内加温,时间控制在30至50分钟或使含水量达到该品种的药典标准要求以下即停止加热,通常50℃—60℃可抑制植物体内酶的作用而避免成分的分解,一般药材不超过80℃,芳香类药材不超过50℃,花、叶、全草类20℃-30℃,根、根茎、皮类30℃-65℃,果类70℃-90℃,含挥发油类25℃-30℃,含生物碱类50℃-60℃,含维生素类70℃-90℃。
2.3通风法:将要保养的中药材及中药饮片置保养库内,使用机械使库内外的空气进行交换,将药材的水分带走。通风过程中要不断翻动药材,使之内外均匀吹干。
2.4密封法即在一定范围内,利用导热}N}差、隔潮性能佳或不透性材料,采取适当的形式,将储存药材及中药饮片的特定空间与外界隔绝,尽可能封闭,使其免受外界影响,处于较恒定的温湿变度环境中,达到安全储存之日的。以起到防潮、防热、防冻的作用。如小件密封:箱桶、缸窑或塑料袋等。
2.5.吸潮法:夏日温度太高,应启动去湿干燥器以降低湿度。
2.6.冷贮养护法:低温养护是利用机械制冷设备产生冷气,使中药材及中药饮片贮存在低温状态下,以抑制害虫、霉菌的发生,达到安全养护的日的。特别是一些贵重的、受热易变质的药材及中药饮片,要放在阴凉库中储存(5 ℃—2 0℃),以防产生走油、变色、霉变、虫蛀、气味散失、变色等现象。
3中药材及中药饮片分类养护
3.1淀粉含量较多的药材及中药饮片
对那些切成中药饮片的淀粉含量较多的药材要及时进行干燥,贮存在通风、干燥、阴凉处,防止污染和虫蛀。
3.2挥发油含量较多的药材及中药饮片
贮存那些挥发油含量较多的药材及中药饮片应低于20℃。
3.3糖及粘液质含量较多的药材
糖及薪液质含量较多的中药材难以干燥;如果贮存在温度高、湿度人的环境中,则易发生霉变和虫蛀。因而需要密封贮存于通风干燥处。
3.4花类中药饮片
花类中药饮片易发生色变和散失香气,因而贮存时要避免光照,且时间不宜超过一年。如果受潮,可以摊晾、阴干或30℃一40℃低温烘干,但不要暴晒和高温烘烤。
3.5种子类药材
一些种子类药材要密封保存,特别是经过炒制后其香气有所增加,易遭受虫鼠害。以封于塑料袋内为宜。
3.6纤维和木质类中药饮片
纤维和木质类中药饮片不容易质变,因而大部分全草类药容易保管,只有少数较容易发生霉变和虫蛀,例如半边莲,这些就应于干燥处保存,且不宜时间过长。
4养护的频率
4.1中药材及中药饮片是易虫蛀、霉变的,且贵重、易燃、有毒性,要10一15天检查1次;如是一般性不易变质的,则可以每月进行1次检查。
4.2设立专库、专柜对那些要重点养护的中药材及中药饮片进行存放和管理。
4.3对中药材及中药饮片进行标色管理,用红色标识最易蛀霉的品种,黄色标识易蛀霉的,绿色标识不易蛀霉的,这样可以有效的对药品进行分类贮存,便于检查和养护。
4.4如果在养护中发现了可能存在质量问题的中药材及中药饮片或长时间贮藏的药品,应当及时抽取样品送化验室检验。如果发现了确有质量问题的药品,应当立即停比发货,设置标识,并向质量部报告,对其进行复查处理。
4.5在养护时,对好养护方法和经验要及时记录,并积累和分析数据,以便更好地进行药材的贮存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