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氧《药品生产许可证》,《医用氧注册证》,医用氧GMP咨询,兼职工程师提供全部资料服务,文件服务,一站式解决医用氧生产资质全部难题。气体企业开创新局面,就联系我们吧!
|
关于医用氧气价格的调查报告时间:2017-07-04 众所周知,医用氧气的价格远远高于工业氧气,同样一瓶工业氧气(瓶容40升)其售价不到10元,而同样的一瓶(瓶容40升)医用氧,售价在35-60不等,是工业氧的3到6倍。让许多人不解的是,都是氧气,医用氧为什么会卖出这么高的价?难道就是因为沾了“医用”的光吗?带着这个问题,笔者走访了营口民生力医药科技咨询中心的专家,向专家请教了医用氧的生产过程,询问了医用氧的价格构成因素。专家说,医用氧从成份上讲和工业氧是一样的,都是单质的氧气,但医用氧是直接用于人体的,工业氧则多是用来助燃或工业焊接用的;医用氧关乎生命,而工业氧仅仅是用于燃烧;这就好比同样是水,超市里卖的瓶装纯净水与自来水不等价是一个道理。把自来水加工成可供饮用的纯净水要增加能源和人工的成本,同样医用氧气的生产也是要有成本的投入的。为了保障医用氧气的使用安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典委员会制订了医用氧医用氧气的药品标准—中国药典标准,1983年国家又制订了医用氧气的国家标准(GB 8982-88)。从1990年以来,国家就强制推行医用氧气,医疗单位用工业氧代替医用氧气视为违法。而在此之前,西方国家对于病人医用氧气早就制定了单独标准,早就同工业氧分开,并禁止工业氧用于病人呼吸。 那么工业氧用于呼吸有什么危害呢?其实这问题很简单,就像我们担心pm2.5超标的空气一样,我们也同样担心工业氧中有pm2.5、有各种意想不到的杂质和有害的污染物,我们迫不得已吸了pm2.5超标的空气,我们仍然活着,当我们迫不得已吸了工业氧的时候,我们也许也活着,但我们的担心和疑虑并没有消除。 问题是,我们可能对雾霾无能为力,但氧气是人工生产出来的,现代工业已有足够的技术储备使工业氧气变成安全洁净的医用氧气。我们都知道医用氧气来自于空气,是用“深冷压缩分离的方法”从空气中分离出来的,在分离之前要对空气进行过滤。据说,此过滤能够除掉那该死的pm2.5;过滤后的纯净空气在压缩进程中,又经过了分子筛二次过滤,以除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乙炔、有毒的氮氧化物等等。如此得到的液态医用氧要经过汽化后加压充装到无缝钢瓶中才能供临床使用的医用氧气。当然,工业氧气的充装很简单,只要加压充进瓶内就是了。但生产医用氧就不同了,按照国家食药监局发布的医用氧GMP标准要求,充装医用氧气的钢瓶要专用,液氧的储罐,汽化器,加压泵,充装排,管路、气瓶都要专用;医用氧GMP钢瓶在充装前要清洗消毒,充装过程,运输过程,储存过程都要有卫生保障措施和防止差错的措施。更要紧的是,为了保障消费者的利益,医用氧的充装时间要足够长,一般不少于20—30分钟。这是为什么呢? 专家解释,这如同倒啤酒,如果将啤酒倾倒于酒杯中,静置后,其实可能不到半杯,只有耐着性慢慢倾倒,才能使酒杯充满。医用氧气的充装如果速度过快,会使瓶温骤然升高,危险系数增大,当静置下来以后,瓶压其实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这种短斤少两的行为是不允许的。 的确,从理论上讲,医用氧气的生产比工业氧要麻烦许多。这增加的麻烦就是增加的成本。但成本到底能增加多少?带着这个问题,笔者走访了大连某气体公司等几家医用氧气生产单位。从该气体公司笔者看到工人正在清洗医用氧气瓶并消毒,据带班长介绍,3名工人每天最多能清洗处理400个医用氧气瓶,而对400个医用氧气瓶的检查核对也需要2人,充装400个瓶需要3人,而充装同样数量的工业氧气,只用2人,如此算来,单就生产医用氧的人工成本是工业氧的4倍;其它呢?原料液态医用氧的价格是工业氧的两倍,再加医用氧比工业氧增加的管理成本,其利润空间并非人们想象的那样暴利啦!
|